
来源:郑州七中 发布:2025-08-01
2025年7月28日至31日,以“课程改革与外语教学创新”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NAFLE)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协办,吸引了国内众多外语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探外语教育发展新路径。我校外语教师代表刘向阳、周军平和朱聪瑞老师全程参与,收获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分享我校英语教学、教研智慧。
周军平、刘向阳、朱聪瑞老师参会
大咖云集
7月29日上午,河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李新、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程晓堂、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等专家出席开幕式,并为大会启幕并致辞。他们都强调了外语教育在新时代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地位与创新使命。开幕式后,主旨发言环节精彩纷呈。
精彩的主旨报告
龚亚夫研究员作主旨报告《从超学科视角探寻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澳门城市大学荣誉博士、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龚亚夫研究员指出,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外语教师知识结构需突破传统“外语教学法”局限,整合多领域跨学科知识,并融入教学各环节。报告从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角度审视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方向。
杨延宁教授作主旨报告《人工智能与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双向赋能》
新加坡国立大学语言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杨延宁教授在报告中阐述,AI技术既提升教学效率与个性化水平,又不断受教育场景的反馈和反向优化,未来将深刻变革语言学习方式与教育公平。杨教授为一线教师提供了AI赋能教学的实例和操作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探索AI助力语言教学的新路径。
葛炳芳老师作主旨报告《话题为纲,词汇为翼——话题词汇驱动的英语学习新生态》
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员、特级教师葛炳芳指出,报告旨在寻找词汇学习突破性的方法和策略,聚焦词汇学习,探索以“聚焦意义的输入”“聚焦意义的输出”“流利运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主题为纲,词汇辐射,构建知识网络”的解决方案。通过融合纸质资源与电子辞典,创设学习情景,助力参与者在话题语境中体验词汇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信息整合和书面表达能力。
王士进院长作主旨报告《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及典型教育应用》
讯飞研究院王士进执行院长在报告中分析了认知大模型等技术对社会生活与教育的影响,探讨其在教育领域应用挑战与未来方向。王院长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成果显著,其报告为教育大模型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张莲教授作主旨报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施研究:来自三个省份的案例数据报告》
北外英语学院院长张莲教授的主旨报告基于调研,系统剖析高中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成就、经验与问题。研究报告中反馈的一些主要问题为提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施质量提供了实证依据,对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创新有一定参考价值。这些问题激发一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探索解决方法。同时张教授课题的研究方法多元化,尤其是融入AI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让一线教师深受启发。
赵杰老师作报告《新时代教研人的使命》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员副院长赵杰老师在报告中强调教研制度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教研体系问题,提出发挥五级教研体系作用、创新教研方式等建议。为教研工作发展提供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有两位英语老师也在本次年会上积极发声,贡献郑州七中智慧。
朱聪瑞老师课例分享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Unit 1 Art (workbook)Reading for Writing The Starry Night
7月30日下午,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朱聪瑞老师参加了高中英语组课例分享。朱老师就这节课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文本分析和学情分析,清晰地阐述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并展示了我校学生的优秀英语作文,受到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
刘向阳老师专题发言《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范式研究》
31日上午,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教师、中原名师刘向阳参加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范式研究》课题开展与反思(课题组成员:黄光丽 周军平 何常根 刘艳菲 李明)。刘老师结合案例重点阐释了支架的分类和应用策略,比如在人教版(2019)B3U1《The Lantern Festival》教学中,设计“元宵节的传统活动如何体现家庭团聚的意义?→现代社会中,元宵节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递进式问题链作为问题支架引导思维层层深入;通过播放4K西安灯会纪录片+胡里节(Holi)彩粉图片对比作为情境支架激活文化背景认知;组织“制作元宵节手抄报”活动作为活动支架促进知识实践转化。同时分享课题组创建的教学范式:“三阶段九步骤”实施模型,即读前进行学情诊断、目标分层与预设支架设计;读中开展文本解构与思维可视化,并依据学情动态调整支架;读后进行意义重构与自主迁移,适时撤除支架。阶段性研究成果显著,参与实验班级学生深层理解题(如主旨归纳、作者态度推断)正确率从52%提升至70%,学生主动提问频次增加3倍。同时编写《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支架设计案例集》(含20个单元课例),开发“读思用创”一体化英语深度阅读校本课程,构建“过程性评价(60%)+成果性评价(40%)”模型,融入思维日志、跨文本比较等多元评估维度。该研究首次系统整合支架理论与深度阅读“三维度”(高度、深度、温度),提出“动态支架生命周期”模型;结合智能阅卷系统分析学生思维轨迹,实现支架策略的精准化调整(如AI诊断阅读障碍点,自动推送适配支架);通过河南省一级外语学科基地联盟和中原名师高中英语工作室以及郑州市英语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观摩课和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联动学校建立“支架式教学共同体”,推动区域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整体发展。其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次年会通过多场主旨报告,工作坊,专题发言和课例分享搭建起外语教育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平台,为推动课程改革与外语教学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我国外语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同时,我校老师团队在会上的精彩表现也充分展现了我校外语教育教学的实力与风采,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将为我校未来的外语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和提升!
团队老师合影
会后合影
来源:郑州七中
编辑:小豫
整理发布:豫教在线
投稿邮箱:heneea@126.com
商务合作:0371-66351540